【科技扶贫】科技油茶成了林农手里的金元宝

发布时间:2020-02-11 14:00:17
来源:

2019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和文殊乡东岳村,考察调研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中办在光山县扶贫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老区群众。这是习近平在司马光油茶园考察调研。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尽管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但传统油茶品质低,缺乏精耕细作,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用油品种。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油茶品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老中青三代油茶科技工作者,联合全国同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品种筛选和技术攻关,终在油茶良种选育、良种快繁、高效栽培以及精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山区、林区的油茶产业带去了福音。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河南省光山县考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时,专门察看了当地的司马光油茶园。一时间,“总书记看油茶”的照片刷遍了朋友圈,都想知道这棵油茶树身上有什么不同。


  “科技油茶!这里的油茶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精心选育出来的,它还有个名,叫‘长林53’。”这是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姚小华团队的研究成果。


姚小华(前左一)指导油茶优良品种示范


  作为这片油茶林的育种技术支撑专家。姚小华指出,油茶好不好,良种是关键。在我国油茶品种选育研究过程中,“长林”系列品种选育推出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和其它品种相比,“长林”系列具有总体产量高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产果量大,含油率、出油率高,果皮薄等方面。此外,“长林”系列还具有较高的抗病特性,在雨、热同季的亚热带地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光山县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上马种油茶,但由于缺少良种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油茶产业计划在最初的2007年和2008年里都宣告失败。为了找到油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光山县委、县政府邀请姚小华研究员及其团队到当地考察,希望通过科技的引入,能给光山的油茶产业驻入新的动力。


  根据考察分析,姚小华作出大胆尝试,在采用油茶大树试验获取参考依据的同时,进行小苗试验跟进。并初步确定以“长林”系列作为光山油茶主要栽培组合,用于早期试验示范林建设。可喜的是,7到8年后,这里的油茶每年产果量达到了750公斤以上,每亩效益实现3000元以上。由于栽培管理容易、效益好且适应当地大面积发展,光山县从只有零星油茶种植,发展成拥有数万亩高产示范林的主产县,成为我国北部油茶产区的典范。


长林53号油茶


  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创办人陈世法,是10年前光山县组织企业家到浙江杭州外出考察学习的一员。现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光山县油茶树种植面积已超过20万亩,覆盖6个乡41个村民组的司马光油茶园,带动390户贫困户增收,安置2000多名周边群众就业。当地林农笑谈:“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


  自从“长林”系列品种研发出来后,姚小华研究员及其团队就开始对该品种进行系统研究,初步提出了大区域优良品种,并在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指标排序,淘汰不良品种,使应用于生产中的良种得到精品化提升。在2018年全国测产中,安徽潜山种植的“长林”良种样方产量达到1100公斤以上,为全国最高产量水平。


  目前,油茶集中栽培在我国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15个省、市(区)。到2018年底,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6550万亩,茶油年产量60万吨,在国产油料中排名第六,产业年产值近1000亿元,真正成了林农种在地里的绿色金元宝了。(宋平/院办  贾兴焕/亚林所  图片由亚林所油茶研究团队提供)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