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以国家公园为中心 让教育回归自然

发布时间:2024-01-08 22:20:4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充满好奇心,感到万物皆美,是自然教育对孩子能够产生的影响力。


从生态立县的振臂一呼,到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的探索先行;从一江清水出开化的使命担当,到百里金溪画廊的生态实践。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立足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而这一次开化又不负众望,用生态的金钥匙打开了自然教育的大门。


大山深处的自然科普馆


逼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豹猫准备捕食树上的鸟雀、大野猪带着小野猪觅食、石头旁留下蛇蜕下的皮……这是以开化县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为核心的科普博物馆,也是藏在深山里自然教育的一扇窗口。


“快看,熊出没!”2023年8月的一天,一大早,一群参加研学的小学生一走进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的标本展示区,就被一只巨大的亚洲黑熊吸引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馆长周露露坦言,“经过试运营并不断优化,科普馆已进入向公众全面开放的阶段。像这样的研学团队每周都要接待好几批,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讲解人员经常忙不过来。”


作为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最大科普馆,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总用地面积1.5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40平方米。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特色的主题性展馆,拥有我国最大的仿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展厅,有1800余个各类动植物标本,更是国内标本种类最丰富的展馆之一。


“之前这里的保护区和村镇,就有设想建设科普馆、博物馆等自然教育与生态旅游场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成立后,出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把科普馆等场所建设纳入计划。中央和省里专门划拨了试点经费,管理局在‘三馆一园’投入了1亿多元,其中科普馆建设的投入达到6000多万元。”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发展与建设处副处长何斌敏介绍道,“科普馆运营体现‘全民公益性’原则,免费对公众开放、讲解,同时为各类教育研学机构提供支持,实现国家公园‘全民共享’的目标。”


除了学校、机构组织的研学团队,更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家人,专程从城市自驾游到这个偏远的科普馆来看看。“试运营一年以来,入馆观众突破了3万人次,虽然这个数据与城市中的博物馆不能相提并论,但对于一个位于浙西开化县深山村庄的新建科普馆来说,这个参观人数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周露露说。


因为一个馆去一个地方,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做到了!


源于当地的自然教育师


2018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环境教育立园”的发展理念及思路,深化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完善科研科普基础设施,努力使国家公园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生动课堂”。


随着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开化暗夜公园天文馆等一批自然教育场馆陆续建成,在“环境教育立园”的理念下,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也成为自然教育的关键突破点。


“老师,这株多肉比其他的都‘肥’”“我觉得这株最漂亮”……开化县林山乡利平村的浙西多肉庄园自然教育师周芝君带着50余位小学生前往林山乡利平村多肉庄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周芝君是开化县首位自然教育师,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从事自然教育工作已有3年。据她介绍,共有32名学员从首届钱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师培训班毕业,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然教育师的大家庭。


在这32名学员中,有不少都是来自周边村镇的村民,培养本地从业者、村民成为博物馆讲解师、自然教育师、“农民科学家”,为研学团队讲解、实地体验等服务,也是钱江源的一大创新。


“这些自然教育师们有的曾以务农为生,后来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钱江源观测研究站,协助开展生物多样性基础科研工作,最长达10多年,正式岗位是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员,我们也称他们为‘农民科学家’。他们对当地动植物和户外活动等极为了解,又经过专业训练掌握了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采集、监测、调查、保护救助知识。”钱江源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主任余建平说,“现在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做自然教育师,不仅将这些经历和收获进一步传递给前来生态研学的青少年,通过带研学团队讲解、授课等形式,服务一天还有300—500元收入。”


为形成科学权威的自然教育课程主题框架,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组建专业团队在国家公园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现场调研工作,充分挖掘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资源本底条件,共记录了可供开展自然教育的500余种植物和近300种动物物种,设计形成5个自然教育解说主题,并出版《打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窗——钱江源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读物》《钱江源国家公园人员解说手册》等科普类丛书。而这些课程及丛书,也成为周芝君等人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素材来源。


生动奇妙的自然学堂


全国最大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科普馆,原生态的自然教育师,地道的“农民科学家”……这些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搭好“戏台”,也在全力招揽“主角”。


在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汪长林看来,自然教育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需要系统、完整的课程,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课程体验中培养“综合思维”素养,强化研学成果、增益科学精神。


那么,这个隐藏在大山深处的自然教育窗口又是如何让孩子们获得自然教育启蒙、托起孩子们的生态科学梦想的呢?


在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孩子们可以跟随自然教育师探访古田山,去中国科学院研究站体验科研学者的日常工作,深入大山之夜寻找自然的神秘感……“钱江源国家公园研学课程体系的定位和一大特色,就是森林生态或者是植物科学家体验。把国家公园一线的生态研究工作,转化成青少年可以直接参与和体验的研学课程,从而激励孩子们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研学课程项目组负责人、复旦规划院生态环境分院自然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雍怡介绍说。


基于大山的独特资源,钱江源管理局开发了课程教材教具,也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为了进一步播撒自然教育的种子,管理局将这些独有的课程教材教具免费授权给第三方公司团体使用,支持自然教育和研学机构,利用钱江源的场馆、课程、师资、认证等资源,在遵守国家公园规定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与衢州、开化本地中小学校、研学机构合作,实施普惠性的自然教育服务,比如每年组织3000名开化五年级学生来钱江源进行科普教育。同时,越来越多外省市比如上海、杭州的研学机构利用我们的条件,招募学员组织一周左右的研学课程、夏令营等,深入地体验完整的国家公园生态之旅。”何斌敏认为,自然教育将会是国家公园最具代表性的生态产品之一,让公众在亲身体验中更加直接、全面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


8-4.jpg

作者:张科 吴文娟 彭亮     责任编辑:许婧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