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双重扶持,江苏省响水县高效推进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厚植生态底色,先后打造了一批以“响富”苹果、西兰花、铁皮石斛、千禾现代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样板,擘画乡村振兴美丽蓝图,让希望的田野充满生机。
每逢仲夏,黄河故道果飘香、物产丰。走进响水县运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栋栋高标准设施大棚内,重约五六斤的玉菇、红心脆、黄金龙等多个品种哈密瓜成熟待采,工人们正忙碌着进行采摘、分拣、包装等工作。据了解,哈密瓜采摘期将持续一个月,亩产6000斤到8000斤左右。
在响水县运河镇四套村境内的丰之源豆角种植基地,一根根又细又长、浅绿色的豆角在大棚支架上密密麻麻地垂挂着。基地负责人刘海楼正在大棚里查看长势情况,忙碌着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刘海楼介绍,设施豆角一年可种植三茬,每亩产量8000斤左右,丰产期一天可摘5000斤。目前基地供货主要以订单为主,除“蔬菜园子”生鲜配送平台,还销往苏南大型的菜场、商超。
提起税务部门的服务,刘海楼感触颇深,“在我们遇到困难苦恼无助的时候,税务部门主动派专人上门辅导,耐心细致解读税收优惠政策,手把手教我们采取直播间销售方式,实现90%线上销售的转型,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还帮助解决资金和招工难题,基地上上下下充分感受到了税务部门浓浓的人情味。”
响水县运河镇千亩红富士苹果基地是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8园同创项目之一。该基地主要种植红富士新品种“响富”苹果,是烟台大山果业研究所选育,采用海棠苗嫁接、矮化、套袋等多项“三新”技术,着色速度快、优质果率高,蜡质层厚,耐储藏,目前已注册成立响水县响富大山果业家庭农场。“响水的温差和光照与烟台相似,是种植苹果的优良地块。我们给果园覆上一层苹果防雹网,它拉力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预防冰雹灾害、鸟类啄食的同时,不会影响苹果采光和透气,就像给果园穿了层‘防护衣’。”大山果业苹果研究所技术员王绍东说。
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吸引周边村民前来务工。“我们老两口,孩子都不在家,也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到果园工作比较轻松,而且每天有80元的工资。”村民林金海乐呵呵地说。“我们实行规模化管理、机械化作业,采用智能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节水、节肥、节人工。同时与响水县羽翔禽业养殖场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粪污发酵塔将鸡粪处理成有机肥,不仅节约化肥投入,减少土壤中的化肥残留,还提高了苹果品质,实现变废为宝,生态循环。”基地负责人嵇春海表示,今年预计亩产可达6000斤,丰产期可超10000斤,秋季将迎来大丰收。
“基地一路发展壮大,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两年来,基地生产经营受到疫情冲击,多亏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便民服务举措的帮助。近年来,基地已享受税费减免10万余元。”该基地负责人嵇春海表示,兑现的政策红利,基地全部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稳定群众就业岗位,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我还准备扩大苹果基地种植面积,打造旅游观光采摘园,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开发苹果醋、苹果酒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谈及下一步发展,嵇春海信心满满。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产业富民更有底气。响水县黄圩镇不断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推动铁皮石斛特色小镇建设,拓展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产业振兴。目前,云梯关村风景区特色民宿、滨水步道、竹林幽径等文旅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并已陆续对游客开放。
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响水县以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布局现代农业产业,现代农业风生水起。西兰花、西甜瓜享誉省内外;优质粮、斑节虾、浅水藕、铁皮石斛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培强壮大;九丰、费氏、万银等农业龙头企业接连落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的优势和集聚效应日益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