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杰友|天华谷尖的前世今生

    太湖历史上所产的大宗茶叶主要为炒青散茶,太湖人祖祖辈辈口中流传的“南阳谷尖”芽茶即是谷雨尖子,也就是在谷雨前后采制而成的炒青。

  • 2022中国林草经济发展博鳌大会招商

    第二届中国林草经济发展博鳌大会招商

  • 查看更多信息+
  • 中国只有茶叶,没有茶品牌

    只注重茶叶种类,而非茶叶品牌的宣传,造成了茶企老品牌既不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也难以迎合新生代的消费市场作为营销人,我最深的感觉是 “中国有好茶叶,没有好市场”。

  • 161个特色品牌让农民吃上“绿色饭”

    ​“现在政策好了,家门口就能挣上钱,旺季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菜供不应求。”3月31日上午,西宁市信保集团旗下锦盛源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内,村民科生荣在大棚采摘订单鲜菜。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年收入已超4万元的科生荣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 查看更多信息+
  • 宁夏中卫组建林草集团公司

    为加快推进植绿增绿步伐,促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山林资源经营权流转,盘活国有资产,激发国有林场活力。日前,中卫市林业和草原局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筹备组建中卫市林草集团有限公司。

  • 伊春森工集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伊春森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要切实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 查看更多信息+
  • 龙江森工集团9家单位获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近日,黑龙江省林草局公布了第二批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名单,龙江森工集团9家单位的10个基地上榜,以中药材种植、森林旅游及经济林种植为主。截至目前,全林区共有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8家,倾力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

  • 甘肃临夏:做好“林下经济”文章 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不断盘活森林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通过政策扶持、加强服务,典型示范、企业带动,打造以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和森林康养业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2022年,全州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23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8亿元,辐射带动农民达7.4万人。

  • 查看更多信息+
      
      
      
  • 为何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由于生物能源可以再生,所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既不同于常规的矿物能源,又有别于其他新能源,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的活动,将生物质、水或其他无机物转化为沼气、氢气等可燃气体或乙醇、油脂类可燃液体为载体的可再生能源。

  • 南开大学课题组科研成果助力生物能源研究

    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是复杂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最重要的酶之一,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是动物微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可持续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生产原料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潜能。同时,人类肠道微生物在其基因组中编码了数百种CAZyme基因,用以降解各种饮食和宿主碳水化合物。

  • 查看更多信息+
  • 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中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

    中国再新增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江苏淮安白马湖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达764.7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

  • 黑龙江省2022年完成营造林122.6万亩

    2022年,黑龙江省林下产业总产值实现814亿元

  • 查看更多信息+
  • 《中国公众生物多样性认知调查报告》发布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近日联合发布《中国公众生物多样性认知调查报告》。报告对国内十大一线二线城市以及全国五大区域的三四线城市的3000位公众开展调查,考察其在“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行为及其触媒渠道”三方面的情况。这是国内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公众认知调查报告。

  • 2019年中国花卉进出口数据情况

    花卉进出口统计,分种球、盆花(景)和庭院植物、种苗、鲜切花、鲜切枝(叶)、干切花、苔藓地衣7大类别,基本涵盖我国花卉产业的各个领域,每个类别下又分设不同品类。

  • 查看更多信息+
  • 吉林推动建设现代林草种苗体系

    《吉林省林草种苗发展“十四五”规划》近日出台,规划到2025年,全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基本建立,林草种苗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吉林推动建设现代林草种苗体系

    《吉林省林草种苗发展“十四五”规划》近日出台,规划到2025年,全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基本建立,林草种苗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查看更多信息+
      
      

    ©2019 林草价值网链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599号

    京ICP备2023003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