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林:储材于林 维系生态

发布时间:2020-03-19 19:08:01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529852d341cc3b3e2c202796bef32a3f.jpg


储材于林 维系生态  

 

木材,是世界四大基础原材料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50%。目前,我国森林木材供给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求,保障木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如何缓解?木材安全如何保障?能否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解决我国木材的自给自足?国家储备林建设,为国储良材、为民增福祉。


木材供给 结构失衡   


我国木材目前呈现“总量不足、南增北减、结构失衡、进口受限”的态势。近年来,世界四大基础原材料钢铁、水泥、塑料三大建材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唯有木材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1989年我国就出台了《国家储备材管理办法》,指出储备材是以原木以及锯材、人造板等由原木加工而成的半成品为对象,其储备模式与煤炭、矿石相同,通过建立仓储设施堆放储存。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以及国际社会对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大力实施储备林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就要求林业在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17年,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木材供需缺口持续增大。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我国用仅占全球5%的森林面积和3%的森林蓄积量,支撑占全球23%人口日益增长的木材消费需求,森林资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如何使森林在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同时又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木材,保障木材安全,是当前不得不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国木材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全社会对木材刚性需求越来越大,到2020年将达到7亿立方米。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力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既是落实我国全面保护天然林的重要支撑,也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新的发力点。


储材于林 初见成效    


中央政策支持,财政金融发挥合力,国储林建设进入快速推进新阶段。国家政策方面,2013年、2015年、2017年中央1号文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都对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作出了安排部署。2014年,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范围扩大到15个省(区、市),划定国家储备林100万公顷。2016年,国家林业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    

金融创新方面,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贷款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开发出长周期、低成本的国家储备林金融产品,贷款期限可达30年(含宽限期),有效缓解了林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短的突出问题,实施了广西、河南、重庆、吉安等国家储备林项目,打造了新时代绿色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成功范例。    


近年来,我国储备林建设已初见成效。截至2018年,累计完成建设任务318万公顷,共有203个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林业重点项目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授信1566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74亿元,其中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73个放款276亿元。


为国储材 藏富于林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十四五”规划的谋划期,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重大举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国家储备林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目前,我国木材等林产品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自非洲进口原木的前十大来源国都纷纷出台限制或禁止原木出口的规定,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不断收紧原木出口政策,我国进口木材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我们既要合理适度配置国际木材资源,树立大国形象,更要立足国内增加木材供给,国家储备林建设已成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要依靠“中国材”保障国内木材长期稳定供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集中大规模培育了1亿亩以“松杉桉杨竹”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缓解了木材短期紧缺问题。新时代着眼于林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木材需要,国家储备林在大力发展“松杉桉杨竹”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樟梓楠椆檀”等大径级用材林和珍稀树种培育,向亩产要单产,向产业要效益。资源高效培育利用,已成为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基本特征。    


国家储备林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集约经营、多元投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长期储备的可升值,短期经营的可变现,生态效益政府买单、经济效益百姓分享,实现了国家得绿、百姓得利相统一。    


现在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一年时间。许多贫困地区是储备林建设的资源支撑、产业承载区。国家储备林规划建设布局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尽可能提供栽培、管护、抚育、加工制造等劳动岗位,建立长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家门口就业、山上脱贫。    


为国储材,藏富于林。国家储备林建设是维护国家木材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林农脱贫致富的有利途径,是促进木材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贯彻落实。


作者:刘露霏     责任编辑:朱子桐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