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之夜 星空梦想”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林草价值网链作为创新企业代表参会

    林草价值网链致力于用数字技术服务生物经济,助力生物经济产品人格化发展。

  • 绿美广东,绿色富民:第二届广东林博会在梅州开幕

    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东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战略牵引,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焦“以绿促发展”“以绿促振兴”“以绿促改革”,立足实体经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查看更多信息+
  • 锡林浩特:羊粪也是宝 草原“黑珍珠”让沙地吃上“营养餐”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将羊粪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当地年存栏羊108万只,羊粪曾是牧业废弃物,如今通过内蒙古喜羊羊生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经过粉碎、筛选、发酵等工序,制成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的有机肥,用于浑善达克沙地治理。这些肥料可提高土壤养分和植被覆盖度,促进生态修复。企业每年收购20万立方米羊粪,为牧民带来额外收入,实现了“牧民供料—企业加工—生态反哺”的绿色循环。

  • 沉香产业成为广东林业新增长点

    茂名电白沉香种植历史悠久,沉香品质优良;东莞莞香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中山五桂山孕育了国内一半以上的野生土沉香……在广东,沉香产业已发展成为林业产业新的增长点。

  • 查看更多信息+
  • 图强林业局:绿水青山“游”出金山银山

    大兴安岭集团图强林业局壮林林场依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闲置水域打造成冷水鱼养殖“聚宝盆”。林场筹集资金清理鱼塘,采用网箱养殖技术,实时检测水质,确保鱼群健康生长。目前,已投放4500余斤鱼,长势良好。同时,林场与本地酒店、鱼行合作,打造“壮林冷水鱼”品牌,并结合旅游资源,推出“渔趣体验”项目,带动旅游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 中国多措并举生态治理废弃矿山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的废弃矿山经过生态修复后,已从满是矿洞的荒芜之地变为平整肥沃的土地。阳泉市通过废渣清运、覆土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修复废弃矿山,恢复土地功能。山西先后实施多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项目,累计投资20.76亿元,治理面积约0.69万公顷。中国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修复后的矿山可用于农业、文旅等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信息+
  • 浙江省林业局领导赴淳安、临安开展服务指导

    浙江省林业局副局长李永胜带队赴淳安县和临安区开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和保护工作的服务指导。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多家企业和养殖基地,了解实验猴、林麝、麋鹿等养殖繁育情况及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困难瓶颈和基层需求进行交流指导。李永胜对两地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四点建议:强化规划引领,规范产业布局;抢占市场高地,打造特色品牌;创新联动机制,夯实共富基础;深化产研融合,突破技术瓶颈。此次调研为推动当地野生动物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提供了明确方向。

  • 多项林草相关立法项目列入《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2025年度立法工作总体要求,并围绕多个重点领域列出立法项目,其中多项与林草生态、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相关。

  • 查看更多信息+
      
      
      
  • “三北”工程 | “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内蒙古在“三北”工程中创新“以工代赈”模式,带动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光伏治沙、林草种植、灌木平茬等工作,实现农牧民增收。全区累计带动10.4万农牧民参与,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人均增收显著,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

  • 全球最大麋鹿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突破8500头

    目前,我国的麋鹿数量占到全球的80%以上。

  • 查看更多信息+
  • 内蒙古包头市林草灾害防控中心护绿在行动

    今年以来,包头市林草灾害防控中心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成立党员包片服务组,深入一线指导调度,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同时,搭建年轻人才成长快车道,开展“理论+实操”融合式学习,推动青年干部政治觉悟与业务能力双提升。全体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推动防控体系升级。未来,防控中心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织密林草生态安全防护网,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 内蒙古鄂温克草原春季禁牧休牧圆满收官

    鄂温克族自治旗通过科学保护策略和严格制度保障,推动草原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全旗天然草原牧草返青率达30%~55%,全域在5月25日实现返青。为保护草原,当地依据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划定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编制蒙汉双语版《明白卡》,明确载畜标准。禁牧休牧期间,组建专项巡查组,设立检查站,严格管控牲畜入境,累计核查登记返乡牲畜超22万头(只),劝返1272头(只)。同时,发放生态奖补资金,覆盖多个乡镇嘎查,激发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2024年,全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增长20个百分点,草地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鄂温克族自治旗将继续深化草畜平衡和禁牧工作,推动草原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查看更多信息+
  • 郭克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重要理念,我国在实践中取得重大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习近平经济文选》明确了绿色发展方向和路径。发展理念上,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强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绿色生产、消费和循环方式。发展要求上,要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产生活体系绿色化。发展实践上,以绿色生产力为支撑,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 郭珍:筑牢数字乡村建设底座

    近期,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7.4%,多地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但数字乡村发展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农民主体作用不足等问题,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查看更多信息+
  • 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

    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显著成就,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引领者。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锁边工程”成功治理荒漠化,体现了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成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浙江安吉废弃矿坑改造为生态旅游景点,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中国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绿色产能领先全球,助力多国实现绿色转型。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供绿色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国担当,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携手各国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 昔日八步沙 今日处处花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

  • 查看更多信息+
      
      
    直播在线更多+
    云峰莫干山三十周年庆典暨全国经销商峰会

    ©2019 林草价值网链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4599号

    京ICP备20230033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