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林长制改革让采煤沉陷区变城市绿肺

发布时间:2022-01-05 08:54:0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淮南市曾是安徽省重要的煤矿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淮南市大通、九龙岗矿区大面积地面塌陷,形成了九龙岗-大通采煤沉陷区(以下简称九大采煤沉陷区),总占地面积约9.54平方公里。


2020年,九大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被列为全省30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九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以林长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修复和保持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域环境,打造了淮南市重要的“城市绿肺”。


为推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淮南市政府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开展了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总投资8.15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6300万美元。通过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构建了“两核(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核、工业遗产创意展示核)崛起、三轴(206国道、中兴路和淮舜南路三条发展轴)联动、两带(滨水风貌带、舜耕山风景区北麓风貌带)串四区(历史记忆展示区、工业文化创意区、自然生态观光区、生活服务综合区)”的总体空间结构和发展格局。


为提高区域林木覆盖率,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他们在9.3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石质坡地、采石场、废料堆场、垃圾清理整治,种植林木及水生植物8.8万余株,建成面积400余亩的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被市民誉为“舜耕山下九寨沟”。该项目建设获评“安徽省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并成功入选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40周年纪念典型案例。


淮南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鲁金杰介绍,采煤沉陷区治理过程采取了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矿山迹地旅游观光四大模式,为治理开辟了新途径。一系列生态措施和工程实施,大大改善了采煤塌陷区结构性缺损、功能失调的生态环境,曾经的垃圾堆场变成坐拥青山绿水的市民休闲健身场所。


2021年,全市重点栽植栾树、银杏、香樟、乌桕等各类乔木树木6000余株,栽植红叶石楠、金森女贞、连翘等地被植物2600平方米,播撒草籽共计1.53万平方米。通过修复采煤塌陷区结构性缺损、功能失调的生态环境,种植樱桃、银杏、侧柏、麻栎、圆柏、乌桕等苗木共计19.1万株,各种草类(草地)252.2公顷,新增植被修复面积达330公顷,加上项目区内原有绿化面积210公顷,共计修复地表面积约540公顷。项目区的绿化覆盖率由不足20%提升至75%以上。


通过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大大改善了区域内水质和生态环境,各类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多种野生候鸟来此栖息越冬,其中鸳鸯最多,被市民称为“鸳鸯湖”, 成为淮南生态旅游的亮丽名片之一。


示范区先行区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项目建设,将改善水环境、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目标,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禀赋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因地制宜选择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据统计,示范先行区内新建九孔路、沿山路、万向路等3条道路长约6.65公里,新建一级绿道7.7公里、二级绿道3.26公里、三级绿道22.54公里,并同步建设了路灯和交通安全设施。如今,示范先行区与主城区、东部城区、山南新区等融为一体,交通更通畅,市民游玩更便捷,新建月季园、牡丹芍药园、果木采摘园,方便居民旅游观光和采摘体验,并对大通矿遗迹保留的井架、通风口及九龙岗民居、万人坑等修缮性保护,使之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游客总量每年达30余万人次。


123.jpg

作者:陈伟     责任编辑:齐琪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