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产业从大到强需科技助力

发布时间:2020-12-14 12:10:55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有用43.jpg


“从板栗生产大国到板栗产业强国转变,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板栗科技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经济林协会板栗分会换届会上,中国经济林协会会长张志达的话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共鸣。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一致认为,提升板栗种植经营、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推动板栗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板栗是我国七大优势经济林树种之一。目前,全国板栗种植面积达2748.59万亩,分布在26个省(区、市),年产量214.91万吨,在助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栗园面积大、板栗产量低的尴尬始终存在。全国进入盛果期的栗园中,只有约20%可实现亩产300公斤以上,绝大多数亩产不足100公斤。


“国内对板栗的遗传性状研究普遍不足,板栗良种化程度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河北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广鹏说。


多年来,昌黎果树研究所收集保存了包括燕山板栗在内的344份板栗种质资源,建立了枝、叶、花、果四大类共124个遗传多样性研究指标,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开展杂交实验。目前,研究所共选育出在量产、矮化、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杂交后备品种50多个,省内推广种植超过175万亩,鲜果年产值约35亿元,占全省板栗鲜果总产值的50%。


经营管理技术落后,是板栗单位面积产量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技术、资金不足,板栗树修剪、采摘等多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树冠郁闭严重、树形紊乱、树势渐弱,半数以上栗园逐渐变为低产低效园。为此,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柱提出,加强省力化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和引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解决粗放经营问题。


提升经营管理技术,各地已有探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京政团队提出了“抓大放小”的修剪方式,对已经郁闭的大树,疏除过密、过高、过粗的多年生主枝或枝组,保留一年生、两年生小枝,在提升总产量的同时,降低了栗农因爬树发生意外的风险。在河北多地,利用“抓大放小”技术的栗园,亩均可增收25-50公斤。


在湖北,老板栗树低位嫁接换种技术因成活率高、迅速丰产受到不少栗农的欢迎。技术带头人、湖北省农科院经济林果团队负责人徐育海介绍,相较于传统的毁园重建、高接换种等方式,低位嫁接技术操作简单,当年成活率超过79%,第二年开始结果,第四年就可进入丰产期。2017年,这一技术被农业部确定为年度农业主推技术。


在注重栽培技术创新的同时,代表们也提出了板栗在产品研发及商品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板栗的加工转化率平均为20%,而发达国家已经超过了90%,大量板栗出口后被国外企业进行深加工,再高价投放市场。”张志达说,精深加工不足、产品种类单一,导致板栗产业难以形成市场规模。与此同时,板栗加工中的剥壳去衣、控制褐变、防止破碎等技术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河南信阳多栗多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春生对此持相同看法,在他看来,精深加工企业及研发团队的缺失,是板栗“贱卖”的重要原因。“板栗深加工企业必须在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共同完善板栗食品结构。”李春生说。


为丰富产品种类,多栗多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合开展研发,首创板栗汁饮品,并推出板栗罐头、板栗粉、板栗果脯等多款产品。目前,多栗多板栗汁饮料产品已成功上市,销售范围辐射河南、安徽、山西、广东、广西等多个省区。


2008年,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与980余户农户签订了价格保护协议,农户按照合作社统一标准进行管理、采摘,合作社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全部收购,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


“北京的生产企业更偏向小而精,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板栗的深加工和品牌效应。”合作社理事李思鹏说,合作社引进了全封闭生产设备和整套自动流水线,研发出速冻栗仁、板栗馅料等产品,与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达成合作,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作者: 王钰     责任编辑:西冷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