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进行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

发布时间:2023-01-15 16:58:42
来源:经济日报

冬季的海风凛冽刺骨。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朱家庄湾长制网格员朱金宏,特意在橙色背心下穿上厚棉衣、脚蹬一双雨靴,一手拿着麻袋,一手拿着垃圾夹,走在海岸边巡视,清理垃圾。


“这海滩就是我们的脸面,必须保证它的光鲜亮丽。”每天徒步十多公里,朱金宏对这片海域情况了然于胸,“别看这片海湾附近有3000多家工业企业,但整个海岸线只有3个主干排污口,你瞧,这水质、这沙滩,多好啊”!


山东烟台市是全国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地区,担负着先行先试探索入海排污口整治经验的重任,率先出台了全国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烟台黄渤海新区作为烟台的经济高地,以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为契机,充分聚焦责任主体、管理方式、生态改善,对入海排污口创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打造了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排污许可“1+1+N”监管新模式,显著提升了陆源污染物排海管控能力,为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方案”。相关创新做法入选生态环境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率先出台管理办法


入海口排污治理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整治重点。


2020年5月,生态环境部确定山东烟台市为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城市,要求烟台大胆探索,尽快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入海排污口整治模式,全面推进入海排污口的监测、溯源和整治工作。


“渤海的入海排污口类型复杂多样,涉及工业、城镇、农村、港口码头等多种类型,且污水混排问题较多,雨水、生活用水、水产养殖等多种类型污水交织入海,交接位置隐蔽、不易发现,很难界定排污口的责任主体,给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工作造成一定难度。”烟台黄渤海新区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李俊说。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要务,黄渤海新区先行先试。2022年3月1日,全国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烟台市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入海排污口特性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明确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管理要求,分别实行重点、一般和简化管理,彻底消除监管“盲区”。其中,对工业排污口、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港口码头排污口、规模化工厂化海水养殖排污口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污口实施重点管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污口、规模以下工厂化海水养殖和池塘海水养殖排污口实施一般管理;对其他入海排污口实施简化管理。


“我们将养殖大棚、养殖池塘、进排水沟渠和园区绿化地带等进行有机整合,合并原有的26个分散入海排污口为3个主干排污口。”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黄渤海新区分局海洋科负责人李欣芮说,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是实现海水养殖污染长效治理和有效监管的最佳途径。


通过规范提升入海排污口,实施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模式,改变了入海排污口长期无序的管理状态,明确了各种类型入海排污口管理要求,从根本上为入海排污口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保障。截至目前,烟台已整治完成入海排污口5234个,在入海排污口设置标志牌834个,标志设置率和工业生产废水排污口整治率均达到100%,探路“海上绿水青山”取得了一定成效。


排污许可一证锁定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闸口”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渤海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对入海排污口做到“心中有数”后,怎么管理成了当务之急。


作为全国首批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动审核试点区域,黄渤海新区围绕排污许可管理创新实践,积极开展排污许可前瞻性探索,以一个办法、一个平台和N类应用场景,构建起排污许可“1+1+N”管理新模式,推动排污许可证从审批到监管全环节流程优化,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一个办法,即出台并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办法。在审批联动环节,建立排污许可证审查会商机制,落实生态环境全系统分块式审查责任,审查会签意见第一时间反馈到排污单位,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等待时间。”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黄渤海新区分局环境管理科负责人王森说,在监管联动环节,优化排污许可证清单流转机制,将每个企业的证后监管清单、监管标准和整改时限,及时送达执法、监测、监控等主管单位,实现工作任务与监管目标的无缝衔接。


这套模式,一方面对管理办法实施前在用的入海排污口取消论证环节,简化审批流程,法定审批时限缩短30个工作日;另一方面,按照“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创新分类备案模式。有审批或者有备案手续的自动备案;无审批或者无备案手续,但有环评、排污许可证手续的,可提交备案文件后备案;无审批、备案及其他手续的,需整治验收后备案。


“从申请办理到拿证仅用了十几天,后面有几次换证,花费时间也都远远少于国家规定时限。”提到办事效率,大丰工业(烟台)有限公司安环部干事蒋大鹏感慨地说。


“排污许可证上既有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也有排污口位置和数量、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等内容。既明确了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也规定了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可以说,抓好排污许可管理就抓住了污染治理的‘牛鼻子’。”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黄渤海新区分局分管负责人王强说,过去,按照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需要45个工作日,现在建立排污许可证审查会商机制、清单流转机制后,审批整体提速60%以上。


据介绍,目前该区排污许可证审批简化管理排污单位办理时限由20日压缩至10日以内,重点管理排污单位办理时限由45日压缩至15日以内,信息变更等业务可现场拿证,特殊项目最快当天完成受理、勘查、审核和发证。


平台监管便捷高效


排污许可证及执行报告涵盖庞大、繁杂的环境数据信息,人工处理效率低、极易出错。针对这一痛点问题,黄渤海新区率先搭建起排污许可大数据管理平台,有效解决了人工审核的弊端。


“化工企业的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填报非常专业,涉及数据也比较庞杂,但是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便能快速填报和修正数据,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是万华化学、中节能万润等化工类企业使用“一个平台”的有感而发。


黄渤海新区在全国率先建设的排污许可大数据智慧平台,由“一套数据库、三个子系统”,即排污许可全过程数据库,排污许可数据高级查询、高级导出子系统,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动审核子系统,排污许可数据应用子系统。同时,以承担国家级试点为契机,争取到国家排污许可证平台数据对接权限,真正实现了数据回流本地、信息实时共享、快速统计分析、智能自动审核、问题多向反馈、许可排放量超标预警等3大类15项实用功能,有效规避人为干预。


“平台内置执行报告自动审核模块,能够智能分析企业填报内容是否合规,并第一时间将审核意见推送至企业邮箱,协助企业进行数据矫正,提高了企业填报质量和效率。”该平台运行维护人员周莹莹说。


依托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业务信息模块,畅通数据共享渠道,黄渤海新区在多个领域拓展平台应用场景。


尤其是2022年,在环境治理方面,该区全面梳理分析辖区异味、噪声问题投诉点位,从企业布局、生产工艺、治理设施、特征污染物等方面深入研判,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提升方案,群众环保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在筛选“上大压小、上新压旧、上高压低”项目时,也可通过该平台迅速提取出符合压减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依托该平台,我们可以有效整合和利用企业环境管理数据,为区内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和关键污染物总量削减奠定坚实基础。”黄渤海新区环境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丁汝家说。


以入海排污口管理为抓手,把好污染物进入海洋的最后一道“闸口”,黄渤海新区通过创新举措,加强海域污染治理效力。目前,在13个点位抽样监测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全部达到100%。


345.jpg


责任编辑:蔡晨霞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天格-中国高端实木地板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