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杰友|天华谷尖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3-03-02 16:53:32
来源:林草价值网链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对于茶的叫法,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种迥然不同甚至相当陌生的称呼。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名唤朱权(1378—1448),他多才多艺,一生著述颇丰,在其所著的《茶谱》里则云:“其名有五:曰茶、曰檟、曰蔎、曰茗、曰荈。”我国的茶产区,幅员辽阔,东至东经1220E的台湾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40E的西藏林芝,南至北纬180N附近的海南岛,北至北纬380N附近的山东蓬莱,皆有茶叶种植。主要产区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dea11888633cb933f1f9b36bf9518ff.png


太湖则属于江南茶产区,自古乃茶乡,最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八之出”上就有记载。“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茶经》约成书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按一些记录太湖高僧弘道行迹和吃茶公案的佛教典籍来推断,想必应该可以追溯到更早。


作为适宜产茶区,早期太湖茶的年产量在安庆地区甚至安徽省和全国来说,都是比较大的。《宋史·食货志》下五云:“茶有二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是指团茶、饼茶、蜡茶,“片茶,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宋朝时的片茶制法有采芽、拣芽、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等七个步骤,压型后的茶饼适于斗茶。而散茶,即草茶或叶茶,为蒸青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太湖、潜山等地以散茶为主。蒸青散茶的制作则比较简便,蒸后不碾、不磨,也不用压制,直接熔干即可。这种制法虽然不适于斗茶,但能保持茶的真味,因面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宋代已有发展,至明代终于取代了饼茶。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实行榷茶制,朝廷在全国各主要茶叶集散地设立管理机构,称榷货务,主管茶叶流通与贸易;在主要茶区设立官立茶场,称榷山场,主管茶叶生产、收购和茶税征收。共有稳定的榷货务6处,榷山场13个,通称六务十三场。十三场又称淮南十三山场,乾德三年榷淮南茶,在蕲(今湖北蕲春南)、黄(今湖北黄岗)、 舒(今安徽安庆)、庐(今安徽合肥)、寿(今安徽寿县)、光(今河南潢川)六州相继设十三买卖茶场,称十三场。其所产茶叶,先抵扣本钱,再按税扣茶,余茶则按价卖给官府,官府再批发给商人销售,也有少量通过官府的专卖店“食货务”出售。商人贩茶,应先向榷货务缴纳钱帛,换取茶券(又称交引,即贩茶许可证),凭茶引去指定的山场或榷货务提取茶叶,运往非禁榷的朝廷、州府官贵重地出售。官府从园户处低价收购重秤进,给商人则高价出售轻秤出,双利俱下,以获取高额利润,充实国库。一般每年可得茶利百万贯以上,宋神宗时,最高曾获利428万贯。


据202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梅维恒(美国)和郝也麟(瑞典)合著作、高文海翻译的《茶的真实历史》所载:“1017年,一位名田昌的大茶商,按合法程序到舒州太湖茶场凭交引规定数量兑换了12万斤茶叶后,又通过黑市额外夹带了7万斤私茶。”可见太湖茶叶之丰。


再据北宋胡宿(996—1067)所撰的《文恭集》之卷三十七中的《故尚书都官员外郎丁公墓志铭》(丁公即丁宗臣,1001—1054,字元规,常州人,景佑元年进士,历判甘州军事、楚州团练,后历任句容、名山、太湖知县,定州通判,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载:“举知舒州太湖县,兼茶禁,旧制岁市茶八十万,受上赏。”年产八十万斤的茶叶,可谓巨量,朝廷自然会封赏。


正因为太湖县是当时的产茶大县,自然是地域性的主导产业,茶叶的税赋比地方上其他经济作物的税赋还要高。有关太湖县茶叶赋税最早的记录,见载于曾巩所著的《元丰类稿》卷四十二“志铭八首”里。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1083),累官至中书舍人,他曾为一代名宦戚舜臣写过《戚舜臣墓志铭》,铭中载道:“迁知舒州太湖县,兼提举茶场,治有惠爱,民乞留,诏从之,复三年,乃得代。献诗言赋茶之苛,岁用万数,愿弃勿采,以感动当世。”戚舜臣在湖有治绩,体察到太湖县茶农艰辛劳作、赋税过重,向朝廷献诗奏议,以缓解困局,得到茶农一致拥戴,多留任三年。后在南宋吕祖谦(1137—1181)编写的《宋文鉴》卷一百四十二里和南宋黄震(1213—1280)所撰的《黄氏日抄》里,也皆有记载。


随着太湖茶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关太湖茶的历史记载也越来越多。分别成书于元朝大德年间马端临(1254—1324,江西乐平人)编撰的《文献通考·征榷考》、康熙年间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1631—1692,苏州人)撰写的《读史方舆纪要》等等,还有官修的嘉庆年间《宋会要辑稿》、宣统末年《皖政辑要》、《江南通志》以及一些地方志书里,都有记载。到了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太湖的茶叶品质较好,享誉皖西南,所产的“南阳谷尖”茶曾被朝廷列入户部贡品。随着大清王朝的逐渐没落,整个国家几度陷入烽火连年的岁月,太湖茶的产量也随之走低,以至于闻名遐迩“南阳谷尖”茶的制作工艺也一度失传,再无人能完成制作。


据老一辈太湖本土制茶者和当时安庆地区茶叶专家推断,太湖历史上所产的大宗茶叶主要为炒青散茶,太湖人祖祖辈辈口中流传的“南阳谷尖”芽茶即是谷雨尖子,也就是在谷雨前后采制而成的炒青。而真正的“南阳谷尖”芽叶成茶的模样,谁也没见过。历代的《太湖县志》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其制作工艺,其本土主产区在何地,出现在哪个年代,一时谁也说不清。“南阳谷尖”芽茶这一古老之谜,一时成为传说一般的存在。


早在1985年,国家农业部举办了一次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评出了全国十大新名茶,其中包括安庆地区岳西县的岳西翠兰和潜山县的天柱剑毫。当此消息传到太湖,县里的领导对创制名茶这项工作开始重视起来,时任县委书记刘仕民指出:岳西县和潜山县与我们太湖县的自然禀赋差不多,我们也要搞名茶。潜山县成功创制天柱剑毫,是在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陈椽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如何邀请陈椽教授也来太湖创制名茶,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县农业局多经站茶叶技干查六一为安农茶叶系1983届毕业生,他的老师正好是陈椽教授。借鉴于潜山县的这一做法,查六一就向自己的老师陈教授写了一封信,转达了太湖县领导邀请他来太湖指导名茶创制的想法。陈椽教授(1908—1999)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人之一,全国著名的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和制茶专家。1985年中秋节,陈教授回信道:“10月21日来信收悉,关于试制名茶,待明年春茶开始前联系,到时如能分身,一定来参观学习。请转告贵县领导同志并代问好。”随即又指派安农茶叶系1981届毕业生、安徽省农牧渔业厅茶叶科副科长秦大东来太湖实地考察,秦大东实地考察了刘畈乡的乐盛村和牛镇乡的南阳村等地,认为太湖县非常适合试制名茶,一回合肥,便当面向陈教授进行了汇报。


1986年春节前,时任县农业局副局长李枚、多经站站长吴家浩和茶叶技干查六一一行三人,专程前往合肥拜望陈教授。机缘不巧,没想到陈教授不在合肥。据他的家人说,老人回福建老家省亲去了,当时双方都未能见上面。他们就前去拜望安徽省农牧渔业厅赵杰中厅长,赵厅长曾担任过太湖县县委书记,一直以来,十分关心太湖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听说太湖县正在准备创制名茶,非常赞同,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当即指派茶叶科副科长秦大东到太湖蹲点,当年,秦大东就驻进李杜乡,专门协助指导太湖县的名茶创制。


1986年3月初,春寒料峭,李枚一行再次前往合肥,陈教授仍未回来,于是住进酒店在肥等待。几天后,有如神助,陈教授终于回到了合肥。双方在安农大楼里见了面,在座谈中,李局长介绍道,我们太湖县曾出产历史名茶“南阳谷尖”,我们还有处高山叫天华尖,也出产好茶叶。陈教授当场灵机一动说,那么,新创制的名茶就改名叫天华谷尖吧!后来,县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李时俊极力称赞这个茶名改得好,有出处,又响亮。陈椽教授的得意弟子秦大东进一步解释道:“‘天’乃山之高,‘华’乃物之精,而‘谷’即喻茶形似稻谷,又指时令。”太湖县历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天华谷尖茶品质优异,无异于上天赐给太湖县的珍物。


4月10日,陈教授如约而至,亲临太湖县,住进龙山宫县委招待所。县农业局组织全县九个区的茶叶技术骨干,集中到岔路乡观音茶场,在陈椽教授指导下开发研制天华谷尖茶。陈教授让人抓来一把稻谷放在桌上,说,天华谷尖茶形状像稻谷,两头尖,中间鼓。为了做成稻谷形状,就要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心芽披叶似半瓣莲叶状的芽头;明确了芽叶的采摘标准,再对芽叶杀青的投叶量、所需的温度和时间等进行了确定;在炒制过程中,确定了搭炒、整形、摊凉等做形的手法;到最后确定烘焙中初烘、复烘直至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逐渐摸索出整个制作的工艺流程。经过前后四天反反复复地研制,历史名茶“南阳谷尖”终于重新焕发青春,完成了新样式的华丽转身,变成了“天华谷尖”。在陈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还对不同工序下制作完成的成品茶,进行外观、形状、香型、汤色、口感、叶底等全方位地综合评审,最后才对“天华谷尖”成茶的芽叶采摘、杀青、理条、整形、烘焙、提香、提毫等整个制作流程,在工序设计上,一一进行了固定。


因采摘芽叶的原料标准极高,制作的工艺非常考究,首批创制出来的“天华谷尖”成茶,单个条索两头略尖,中间略鼓,形似一粒稻谷,且条索通体披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而泡出来的茶汤,其色泽碧绿如润玉,滋味浓厚鲜爽,且叶底匀整嫩绿明亮。尤其将芽叶冲泡在玻璃杯中,一粒粒秀颀饱满的芽叶,在清澈碧绿的汤液中舒展,旋转,仿佛众仙子们飘飘落尘。芽叶徐徐下沉,再浮再沉,三起三落,芽影和汤色交相辉映。当茶汤渐温,一粒粒芽叶既似鸟喙又似笔尖,全部直立着一簇簇沉入杯底,犹若众仙鹤伫立在山光水色之间,相当地悦目惊艳。


4月14日,陈椽教授返回合肥,部分参与创制的茶叶技术干如郝希德、查六一、汪泽根、潘阳河、刘立华、余晓常等人,转场赶赴到刘畈乡的乐盛、双河、石井等茶场、牛镇乡的南阳茶场和其他茶场。他们采用刚刚定型的天华谷尖茶制作工艺,批量制作天华谷尖,前后历经10余天,仅仅制作出三十余斤天华谷尖成品茶。


1986年12月,国务院召集皖鄂豫大别山贫困地区举行扶贫开发汇报会,时任县长孙实贵、县科委主任石杨桂和曾任池州地委书记和省人大副主任的季昆森,一同前往北京看望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朴老一生嗜茶,此时还兼任中国茶禅文化协会会长,自诩为“茶篓子”。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礼堂接待了来自家乡的领导,孙县长向朴老赠送了两斤天华谷尖样品茶。在品尝完家乡出产的茶叶后,朴老谈笑风生,兴致高涨,当场挥毫赋就《咏天华谷尖茶》诗:“深情细味故乡茶,莫道云踪不忆家;品遍锡兰和宇治,清芬独赏我天华。”并在诗后附加注释道:“友人赠我故乡安徽太湖茶,叶的形状像谷芽,产于天华峰一带,所以名‘天华谷尖’。试饮一杯,色碧、香清而味永。今天,斯里兰卡的锡兰红茶,日本的宇治绿茶,都有盛名。我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名种甚多。‘天华谷尖’也应属于其中之一,比起驰誉远近的茶叶来,是有它的特色的。”显然,这是朴老向世人推介故乡茶,希望太湖茶再度兴盛。朴老对家乡浓浓的情感和殷切的寄望,全部化在这杯茶汤里和这首茶诗中。


天华谷尖茶是在清明和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是一种炒烘结合的特级绿茶。太湖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树木茂密葱茏,漫射光较多,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茶树主要栽植在山区和环水库区,尤其得益于花亭湖大面积水体的理化作用,常年受云雾缭绕的温湿小气候影响,特别适宜优质名茶的形成。加上茶树土壤的腐殖质较厚,酸度适中,经秋冬季大半年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的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且春茶的滋味鲜活,香气怡人。天华谷尖的成茶,色泽翠绿光润,条索紧细圆直,锋毫显露,汤色清澈,叶底匀嫩,滋味醇和,香气持久,余香满口,回味隽永。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爽气之功效,兼有疗疾健美之功。正因为天华谷尖这一人间至味的出现,受到了省内省外社会各届人士甚至海外游子的一致好评和追捧,纷纷来太湖购买,或请家乡人邮寄过去,以慰藉乡愁。


1987年,天华谷尖茶被安徽省茶学会评定为安徽省名茶;1988年,天华谷尖茶被安徽省农牧渔业厅评定为安徽省名茶;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名茶,并多次在国内、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2年3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茶,2002年底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名牌产品,2000至2002年,连续三年通过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认定为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201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19年天华谷尖茶在世界绿茶协会评比会上,一举荣获最高金奖。


今天,当我们重读赵朴初先生的《咏天华谷尖茶》诗,感慨万千。赵朴初先生生于1907年,陈椽教授生于1908年,年龄相若。一位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一代宗师,一位是著名的茶学家、制茶大师,当年制茶、咏茶的故事,堪称中国当代茶史上的一段佳话。三十多年过去了,斯人皆已逝,风范犹长存。正是这两位从未谋面的大师,共同成就了天华谷尖茶!


0684cc6a2aab4d112b7ca7f018b8050.png

 

作者简介:曹杰友,安徽省怀宁县人,现任安庆市太湖县文联副主席,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理事,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桐城派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迄今在各类报刊、平台发表文学作品达60余万字。

作者:曹杰友     责任编辑:林林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 136****9667

    好文章✍️

    03月02日18:52
    1
    回复TA
  •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