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日前出台《亳州市造林技术导则》,为加强道路、河流、农田林网造林绿化和提高造林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导则明确,造林绿化应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原则;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质量优先、速度与成效相统一原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多林种、多树种造林原则。
导则提出,道路、河流绿化应以防风固土、护坡护岸、涵养水源、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应达到85%以上。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应优选干形直、生长快、寿命长、抗性和适应性强、滞尘防噪效果好、适应性强、防护效益持久稳定、树形美观的树种。其中,道路绿化可采用乔木列植或乔灌混植方式,河流两岸绿化可采用列植方式。
导则明确了对道路、河流绿化及农田林网绿化的树种配置、苗木要求、整地方式、栽植方式、栽植季节、栽植密度、抚育管理等,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及成效。
导则将全市立地类型划分为12类,分别明确了各立地类型的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35种人工造林主要树种的造林模型,对各树种的整地方式及规格、混交方式、密度配置、苗木规格、抚育管理和利用方式等进行了明确;针对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梨、桃、葡萄等7类农作物明确了禁止搭配的树种,针对道路、河流、农田林网绿化建立了5个树种配置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