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元的林产品如何成为富民优势产业?

发布时间:2024-10-27 17:56:51
来源:央广网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我国具有食物生产功能的树种有几百种,森林就是一个巨大的‘粮库’。发展森林食物,不与粮争田、不与农争地,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10月18日在该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油茶、油橄榄、仁用杏、核桃、板栗、枣类、竹笋、林药、林菌、林菜、林下浆果、林禽、林畜、林蜂……森林食物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极大丰富了百姓食谱。同时,丰富多元的林下产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林:把长白山林下参打造成强林富民优势产业

林下参是人工播种后自然生长在深山密林中的人参,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长白山林区作为我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孕育了千年人参、百草之王,该省林下参种植有450多年历史。

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东友向记者介绍,目前,吉林省林下参种植总面积已达到116.5万亩,年产量781.8吨,产值接近100亿元。吉林省围绕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已经开发出5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培育出了全国知名的“长白山人参”区域品牌。

“我们通过大力开展森林科学经营,在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为林下参种植创造充足空间和良好条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例如,对于适宜林下参生长的15年至20年生人工落叶松商品林,通过采取科学的经营抚育措施,使其郁闭度保持在0.6至0.8的合理区间,既有利于林木快速成材,也形成了满足林下参种植的产业发展空间。”李东友说。

李东友介绍,吉林省正围绕林下参林地管理、优良种子培育、人参产品研发、质量品牌打造、人参文化宣传等环节,把长白山林下参产业打造成强林富民的优势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211441185jh9.jpg

云南核桃(图片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小核桃”做成“大产业”

云南是世界深纹核桃的分布中心,90%以上的核桃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造就了优质的云南核桃。

据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丁鲲介绍,云南省85%的区域都有核桃种植。截至2023年,核桃面积4300万亩,干果产量198万吨、综合产值588亿元,惠及2000多万农村人口,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核桃油产能突破10万吨,千吨以上的核桃油生产线20余条,“水代生态制取核桃油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有力。

为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各地通过品种改良、疏密降冠、水肥一体等措施,争取平均亩产达120公斤以上、优果率达90%以上。建成400余条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加快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同时,云南大力培植漾濞、大姚核桃品牌,引导企业申报有机、欧盟等认证认定。培育龙头企业67户,建成6个核桃交易中心。将核桃与文旅融合,培育漾濞光明村等一批融合发展典型。

新疆:培育100多个红枣品牌 200余家红枣企业

新疆红枣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一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新疆林果总面积达2100万亩,总产量1400万吨,其中红枣是林果产业链建设的12个主栽树种之一,种植面积431.8万亩(兵团122.5万亩,地方309.3万亩)、产量321.5万吨(兵团194.3万吨,地方127.2万吨)。

“近年来,我们围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红枣全产业链,努力稳定红枣市场价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蔡立新告诉记者。

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通过狠抓疏密改造、品种统一、增施有机肥、机械应用等技术措施,着力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今年以来,创建了16个红枣示范园及若羌县红枣示范区,累计完成疏密改造156万亩,亩均产量可达600公斤至800公斤,亩均收入3000元以上,带动约180万枣农增收。

蔡立新表示,通过充分发挥援疆机制作用,不断开拓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建设销售分仓60个,积极组织疆内优质红枣企业参加义乌森博会、亚欧博览会等各类专业性展销会、博览会。加大红枣品牌建设,培育红枣企业200余家,企业产品品牌100余个。麦盖提灰枣、且末红枣、民丰大枣、和田御枣等9个区域的红枣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作者:王迟     责任编辑:林草倚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