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林药”共生长 青山变“金山”

发布时间:2024-07-08 17:55:03
来源:林草价值网链

近日,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客楼镇、凯本镇等乡镇的林下黄精种植基地里,成片的黄精在绿色林海中“崭露头角”,村民们穿梭其中,细致地拔除杂草,小心“呵护”着这些林间的“新生命”。


果树下,油茶林里,中药材黄精的身影处处可觅,“林药”共生长,青山变“金山”。


“林下种黄精,村民得‘黄金’。”岑巩县客楼镇丰坝村党支部书记肖吉发表示,该村黄精种植面积已有1800余亩,由公司实行“订单式”收购。


记者获悉,依托资源优势,岑巩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微信图片_20240708175203.jpg

台江县台盘乡交江村林下黄精种植基地。(黔东南州林业局提供)


滔滔林海,药香缕缕。


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近年来,黔东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以林下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发展步伐,将森林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从黔东南州林业局了解到,在稳定林菌、林鸡、林蜂产业规模的同时,黔东南采取“国储林+”“特色林业产业+”等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以天麻、黄精、茯苓、灵芝等林下中药材重点单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全力推动林下中药材单品种植规模化突破。全州林下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的品种有14个,分别是钩藤、太子参、天麻、草珊瑚、茯苓、黄精、板蓝根、石斛、淫羊藿、白及、天冬、灵芝、百部、罗汉果。


郁郁葱葱的林海下,一个个林下中药材基地不断涌现,青山“含金量”不断提升。


据介绍,该州采取“国储林+林下中药材”“特色林业+林下中药材”等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模式,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基地综合效益。截至目前,全州已成功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个,其中有4个涉及林下中药材,分别是镇远县黔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林下天麻基地、岑巩县苗岭黔菇菌业林下茶树菇基地、黎平县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林下天麻基地、丹寨县培力农木本方公司林下天冬基地。


与此同时,抢抓“桥头堡”政策机遇,开展“东部企业+黔东南资源”“东部企业+黔东南产品”合作,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下中药材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州林下中药材经营主体7328个,其中,企业237家、合作社822家、大户6269户。州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85家(其中省级40家,国家级2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下,黔东南林下中药材精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逐步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这看着不起眼的林子里,可藏着‘宝’呢!”在镇远县羊场镇密林里,镇远县黔康源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许乃红喜上眉梢,在公司的带领下,羊场镇林下仿野生高品质天麻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年带动群众就业2万余人次,去年实现天麻销售额3000多万元。“经过技术研发团队的努力,公司已开发了天麻面、天麻洗发水、天麻酒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远销粤港澳地区。”


林下飘药香,致富路更宽。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黔东南州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面积累计95.99万亩。其中2023年新增种植21.13万亩,新增采收面积25.55万亩,目前留存面积70.44万亩,产量15.8万吨,产值25.54亿元,覆盖农户17.62万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1.81万户)。全州林下中药材产品累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1个。


据悉,下一步,黔东南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推动药食同源林下中药材单品种植规模化突破,将黔东南州培育打造为中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林下中药材产地之一。深入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林下中药材的良种选育、良法种植、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优强企业入驻黔东南州,推动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及民族药提取配方颗粒等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推进黔东南州林下中药材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苗侗山珍”品牌效应,打造一批林下中药材产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快打造一批高标准林下中药材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黔东南州林下中药材优质品牌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林林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